天天要闻:江南区法院:一张合照背后的调解故事


【资料图】

□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蓝灿 通讯员 梁梦妮 张菁

“已经和解了,都不容易,双方握个手,这个案件结了!”近日,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迎来一起执行案件的两位当事人,他们双手紧握,留下一张特别的合照。伴随着快门声响起,江南区法院执行局局长刘祖传也松了一口气:“这起案件历时多年,我们一直在追踪,始终没有放弃调解,现在终于了结了。”

2017年,女子李某驾驶二轮电动车与冯某骑乘的自行车相撞,造成两车不同程度损坏、冯某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李某未遵守有关交通安全的规定,承担该事故全部责任。2018年,江南区法院依法判决李某赔偿冯某各项损失共计15万余元。判决生效后,李某因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偿还,冯某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立案后,执行法官依法向李某送达执行通知书、财产申报表等法律文书,并通过相关平台查询其名下车辆、房产和银行存款等信息,但结果显示没有可执行的财产,案件陷入了执行不能的僵局。甚至在案件办理期间,李某出嫁到良庆区乡下,一度与法院失去联系。考虑申请人家庭的实际困难,执行法官帮助冯某申请到国家司法救助金,解了燃眉之急。同时持续追踪,不厌其烦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寻找双方均能接受的和解方案。

2022年春节前夕,执行法官通过民政部门查询到李某外嫁的信息,便给她打去了一通电话。电话中,李某陈述了自己家庭经济困难,不能履行偿还义务的情况。执行法官了解后,决定联合江南区人民检察院干警一同上门查看。1月26日是这一年春节的小年,法官和检察干警驱车一个多小时,穿过重重山路,来到了李某所在的村庄。

“当时我们对李某家的第一印象,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刘祖传介绍,经详细了解李某的家庭情况,确认其确无履行能力。但一行人仍不放弃,积极与李某家属耐心沟通,从情理法理的角度说服家属协助解决赔偿事宜。经过执行法官多次努力,李某的姐姐终于同意帮助她筹集10万元用于赔偿冯某。但冯某不认可10万元赔偿金额,案件仍未能执行到位。

2023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执行法官再次上门做冯某的思想工作,深入分析得与失、利与弊。法官的诚心打动了冯某,他终于表露出了和解的意愿。经过协商,双方达成和解意向:李某一次性赔偿12万元,冯某放弃剩余赔偿款不再追讨。

1月28日大年初七,刚一上班,执行法官就给李某打去电话,一边关心其生活情况,一边询问是否已凑齐赔偿金额。在得到李某已凑足赔偿款的回答后,执行法官组织两位当事人于当天到法院对和解协议进行确认,现场达成和解。

关键词: 赔偿金额 思想工作 家徒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