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好网格“前哨岗” 守牢百姓“平安门”

岑溪市“网格+警格”深度融合走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广西法治日报记者 李继远 通讯员 钟元奇 赖景杨 覃晓旭


【资料图】

“不管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在义江边,总能看到警灯和巡逻的民警,感觉特别踏实、特别放心。”提起岑溪市的治安状况,在此经商多年的周先生竖起大拇指。

基层治理关乎人民美好生活,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岑溪市以基层平安稳定为目标,启动“平安前哨”工程,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改革,织牢织密基层平安网,将小网格打造成平安“前哨”,让网格员变成社会平安稳定的“守门员”,与基层派出所民警联动,探索出一条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基层治理一“网”到底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如果基础不牢固,将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原本是第八网格的网格员,对网格情况比较熟悉,理应和大家一起管好我们的网格。”岑溪市思湖社区党员陈军志有了一个新身份——第十五微网格长。为了更加精细化地开展工作,思湖社区将原有的12个网格细分为24个微网格,面向社区党员选任微网格长。陈军志率先报名,并当选第十五微网格长。

去年以来,岑溪市探索推行“党建+网格化+大数据”治理模式,发动4458名社区、农村党员群众担任微网格员。实行单元最小化,依据不同网格的人、地、事、物、情精准判定工作量,将全市290个村(社区)科学划分为1769个标准网格、4458个微网格,并统一编码入册。每个网格建立微信群,实现社区网格从粗放化向精细化转变。各微网格员即为上级网格“辅助员”,又为本级网格“联络员”,做到包联户数“减量提质”,网络延伸“密针细缕”,做到基层治理一“网”到底。

在岑溪市区,身处基层一线的网格长(员)、社区民警,都是“哨兵”,他们的背后是“兵团作战”。

“我们将综治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联通,整合为基层网格化管理‘平安前哨’。”岑溪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黄振华介绍,他们搭建了“网格+警格”融合联动平台,实现资源对接,为网格服务管理提供精准数据。

岑溪市公安局城中派出所(合署)综合指挥室通过和辖区综治中心联通,打造“网格+警格”一张图平台,打通政务数据和公安数据融合渠道,用信息化手段精准指引网格长、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干什么、怎么干,实现了1+1>2的效果。

如今,岑溪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各派出所综合指挥室与各辖区综治中心的大数据捆绑运作,推动警务工作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多级联动、深度融接、协同共治的治理新格局。

延伸网格“第一触角”

“各位村民请注意,受今年第6号台风‘卡努’影响,我市将有中到大雨,大家要防范强降雨、大风天气以及可能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8月8日一大早,水汶镇水汶社区第六网格微网格员黎梅在网格工作群反复提醒居民注意出行安全。

选对的人、做对的事,择优配强微网格员是根本。为强化共建单位与社区治理互融共促,社区积极组织各类群体与社区联建共建,引导“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商铺店主”等加入社区网格体系。今年3月初,岑溪市委政法委给30多名“快递小哥”“的哥”颁发“移动网格员”聘书。

“移动网格员”与社区形成常态化互联、互动、互助、互促的工作机制,织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网格服务网,切实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社区每个角落。

为更好地发挥“移动网格员”在异常情况预警、突发事件直报、社情民意传导等方面的“探头”作用,岑溪市根据“移动网格员”自身岗位、行动轨迹、服务区域特点,发挥其工作优势,适时开展“随手拍”活动,将辖区网格内存在的环境脏乱、占用消防通道、重大安全隐患、公共健身设施损坏等问题通过微信群告知社区工作人员,推动社区网格员统一协调解决,使“移动网格员”成为基层治理的“哨兵”。

为有效防范风险、排除隐患,岑溪市向“网格”与“警格”深度融合聚焦发力,推动街道与公安派出所一一对应、有效衔接。公安机关落实“一村一警务助理”机制,严密的“警网”覆盖全市290个村(社区)1769个标准网格。目前,岑溪市290个村(社区)主要出入路口均安装“天网”监控摄像头,共计9700多个,重点地段、重点场所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

基层社会治理,有线上“天网”的科技支撑,更有线下网格员的加持。在筋竹镇望闾村,由网格员组成的“红马甲”巡逻队每天都在村里穿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民警借助网格员“第一触角”和地缘优势及时掌握信息,网格员借助民警的处置力量第一时间消除隐患。“网格+警格”机制运行以来,全市累计摸排违法犯罪信息250多条,抓获犯罪嫌疑人60多名。

“网格+警格”多元共治

“依靠社区党组织,整合群团组织,推行警民融合的多元社会治理模式,是解决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的‘制胜法宝’。”岑溪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琼伟如是说。

城中派出所(合署)将辖区划分为6个警务区,充分发挥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进入社区党组织任副职的作用,推动“警格”融入“网格”。同时,在6个警务区成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小组,由党组织书记担任组长,“网格”“警格”所有工作人员担任组员,串点成线。

“社区党组织以资源、服务、项目下沉的方式,把党建效能延伸至社会治理末梢。”岑城镇永兴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严燕萍介绍,通过建立“社区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社区充分发挥辖区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资源,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破解基层治理中各自为政、互相封闭的难题,岑溪市整合共建单位工作人员、优秀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签订共建协议书,建立服务群众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四张清单”,解决辖区内各类组织及社区居民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推动各类资源向社区集聚,联手抓治理、优服务、解难题,聚力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在玉梧大道,有一名老人一直在路边徘徊,好像迷路了,你们快来看看。”新兴社区“警民议事厅”微信群里,有居民向民警报告。民警和网格员赶到现场,多方联系,很快将老人安全送回家。

岑溪市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推动“网格+警格”深度融合,广泛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借助社会力量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实现优势互补,助力平安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